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项目,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
2010年,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争先率先、聚焦转型、突出创新、改善民生”工作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转型加速、亮点增多、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增长23.9%;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738亿美元,其中出口343亿美元,分别增长44%、42.1%;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亿元,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6%。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注重择商选资,提升项目层次,优化产业结构。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已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国前三位。积极拓展医药和医疗器械、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高科技营养食品等产业。
苏州工业园区组建了科发、创投、教投等国资创新投资主体,累计投入130余亿元。建设了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评测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批创新功能平台。建成了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等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以占全国十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汽车零部件和软件w88官方销售收入分别占到苏州市的55%和90%,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占全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总额超过30亿元的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风险创投、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创业担保以及IC设计、软件研发、动漫产业与生物、纳米等领域。
苏州工业园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启动实施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纳米产业双倍增、金融三年翻番、金鸡湖双百人才、文化繁荣“八大计划”,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新兴产业裂变增长,全力发展以纳米技术为引领、以五大新兴产业(纳米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与动漫游戏和生态环保)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4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居全市第一位。
园区环境
基础设施:
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内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已基本完成,目前建成区内全面达到“九通一平”标准。
供电:
电源来自三个方向,双回路供电,电力充足,稳定可靠,拥有华能电厂和蓝天热电厂专门配套供电,总规划发电量360万千瓦。
自来水:
水源取自太湖湖心,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并达到饮用水国际先进水平,日供水设计能力为110万吨。
供气:
已全面使用天然气,热值在8000大卡以上,并建有特种气体专供渠道,可提供不同纯度等级的工业气体。
供热:
采用集中供热方式,目前每小时可供蒸汽量为290吨。
排污及危险废物处理:
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量平均每日达20万吨,区内100%进行污水收集,污水处理100%达标排放,设计规模达日处理90万吨;园区建有多家专营的固废处理企业,拥有先进的处理设备和能力,目前固废处理和填埋率达100%。
电信服务:
可提供国际直拨长途电话、全球互联漫游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国内主要城市电视和电话会议、传真通信、ISDN、LAN、ADSL等公用数据网络通信业务以及DDN数字数据电路等业务。
邮政服务:
有专门邮政企业和中外速递公司,可提供快捷的邮政信函与速递服务。
防灾救灾:
拥有专门对化工、电子等灾害事故进行处理和救助的机构和设备,并建有严密的治安管理和报警系统,技防监控实现了全覆盖。设有急救中心、外资医院和“境外人员服务24小时热线电话”,随时提供各种应急服务。
物流交通
除了已经投入使用的沪宁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各类国道外,随着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规划建设,苏州将通过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苏州轻轨一号线等与上海、杭州、无锡、南京等2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密切联系。
拥有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苏州工业园区设有独立的海关。区内建有虚拟空港,采用上海—园区货物空陆联程中转快速通关模式,空运货物通关时间最短可缩至5小时。国务院已批准园区整合陆路口岸、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三个区域,形成具备“自由贸易区”功能的新型保税监管区域,以进一步满足企业“大物流、大通关”的需求。
人才环境:
苏州的人才总量和质量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全市在与沪、京、深等人才高集聚地区的人才交流中,人才的流进流出比达到8.2:1。苏州市拥有高校17所,两小时车程内拥有超过200所大学。大学毕业生比例是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平均数的 1.4 倍。在《商务部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情况的通报》中,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及供给指标在全国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列第2。
配套环境:
园区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突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环金鸡湖地区已成为消费社交、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舒适的居住环境、密集的商业设施、多样的餐饮服务、丰富的休闲活动、一流的素质教育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园区成为最适宜创业和人居的区域。
园区服务
社会保障: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经验,实行以预筹积累和个人帐户为主的中国唯一区域性社会保障制度——苏州工业园区公积金制度,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和家庭保障等各项保障内容,做到既有利于企业控制用工成本,又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
人才培训和职业培训:
中国培训中心、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与服务w88官方职业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中科大软件学院、苏州高博软件培训中心、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西安交大正道职业培训中心。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每年培养2万名本科以上人才。
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技术学校以及众多技术培训中心成为培养高新技术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的摇篮。
一站式企业服务:
积极打造“高效、透明、公平、规范”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一站式审批服务:
•园区管委会各局(办)全面充分授权
•为进驻企业提供完整的行政许可服务
•全力推行网上报批和审批
•60%受理业务即办,30%在2-3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余最长不超过7个工作日